5月16日至18日,第十七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成功举办。我校医学护理学院的《传统中草药鬼针草抗食管鳞癌的潜在作用机制——一项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研究策略》与建筑工程学院的《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困境与促进策略研究—基于河南省院校分析》两个作品从全省155所高校、4491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河南省终审决赛。
项目介绍:

《传统中草药鬼针草抗食管鳞癌的潜在作用机制——一项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研究策略》
该项目以传统中草药鬼针草(Bidens pilosa L.,BL)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潜在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通过整合HERB 2.0、symMap等多个中药数据库筛选BL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结合OMIM、GeneCards等疾病数据库获取ESCC相关靶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两者共有靶点及相互作用网络。结果显示,BL的10种活性成分与ESCC存在214个共有靶点,涉及酪氨酸蛋白激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关键蛋白,并通过激素反应、磷酸化过程及PI3K-Akt、Ras等癌症相关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进一步证实,活性成分(2E)-2-(3,4-二羟基亚苄基)-6,7-二羟基-苯并呋喃-3-酮和木犀草素与MMP9具有强结合活性。该研究最终揭示了BL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协同抑制ESCC的分子机制,尤其强调其对核心靶点MMP9的抑制作用,为ESCC的天然药物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潜在治疗策略。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困境与促进策略研究—基于河南省院校分析》
该项目依托土木行业正面临深度转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压力显著加剧的现状,以河南省内高校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调查(覆盖10余所大专院校500名学生及30家行业相关主体),系统剖析了宏观、微观层面的就业困境。研究提出了“政-校-企-生”四方协同的就业促进框架,并设计了可落地的“智能建造微专业”方案及校企合作指南。该项目可为政府制定行业转型与就业保障政策、高校专业改革、企业优化用人策略提供参考。


决赛期间,我校副校长杨飞、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刘延庆到展区指导,详细听取项目汇报,勉励参赛学子以"勇于挑战,超越自我"的精神风貌投入比赛,在创新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争取优异成绩。
在备赛期间,我校两支参赛团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深入调研,通过反复论证不断完善项目方案。团队成员展现出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卓越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提升个人科研素养的同时,更以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彰显了郑州城建学子的风采。
此次我校医学护理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作品入围决赛,充分体现了师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展现了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果。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科研支持体系,激励师生勇攀学术高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
挑战杯: 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我校此次参与的 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该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