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郑州城建职业学院职业教育活动周盛大启幕。河南省非遗瑰宝——河洛剪纸与郑州市非遗明珠——牡丹香包惊艳亮相职教周。活动现场,河洛剪纸的灵动线条与牡丹香包的馥郁芬芳交织,传统技艺与现代职教的碰撞迸发出耀眼火花。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艺、学生创意作品展演、沉浸式互动体验轮番登场,让千年文化瑰宝在职业教育土壤中焕发新生,谱写了一曲文化传承与技能创新的“双向奔赴”之歌。
一、非遗展演:指尖上的文化盛宴


河洛剪纸非遗传承人曹慧贞老师现场展示“阴阳刻法”绝技。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寥寥数刀间,牡丹绽放,引得师生驻足惊叹。

牡丹香包非遗传承人赵海亮老师现场展演牡丹香包传统技艺,金线在绸缎上蜿蜒成牡丹图腾,香囊内填充的艾草、丁香等散发出阵阵清香。
二、互动体验:非遗触手可及

在曹慧贞老师悉心且耐心的教导下,学生们满怀热忱地拿起剪刀,全神贯注地在红纸上描摹线条、裁剪形状。剪刀起起落落,红纸上的图案如被赋予了生命一般,从最初的朦胧轮廓,渐渐变得清晰鲜活、栩栩如生。与此同时,学生们身着精心设计的华美服装款款走来,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走秀。这些服装巧妙融入了河洛剪纸的艺术元素,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在这场活动中,同学们不仅熟练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法,更深入领略到了河洛剪纸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与迷人艺术魅力。

在赵海亮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挑选了自己喜欢的布料颜色,开始了裁剪工作。大家用剪刀将布料剪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并开始缝制香包的外壳。随着外壳的逐渐成形,同学们开始往里面填充香料。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色彩斑斓、香气扑鼻的牡丹香包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制作香包的基本技艺,更深刻体会到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三、文化浸润:非遗精神润心田
教育与艺术学院学生武子煊:“剪纸让我明白,传统不是束缚,而是创新的源泉。我将把剪纸纹样融入毕业设计,让传统美学‘潮’起来!”
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付子焱:“香包制作让我体会到‘慢工出细活’的真谛。未来设计建筑装饰时,我会融入更多非遗元素,让现代建筑有温度、有故事。”

当河洛剪纸的镂空之美遇上牡丹香包的芬芳之韵,当传统技艺的匠心传承碰撞现代职教的创新活力,郑州城建职业学院正以职业教育为纽带,让非遗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从“活起来”走向“火起来”。正如教育与艺术学院院长陈兴焱教授所言:“我们不仅要守护非遗的‘根’,更要培育创新的‘果’,让每一名学子都成为文化传承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