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暑期大思政和团省委“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精神,近日,我校教育与艺术系分团委组织“南水北调精神实践团”,以“水”为主线路,赴河南省南阳市开展暑期行走大思政实践活动,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丹江口库区、丹江大观苑等地进行研学参观,感受一渠清水背后的“人民力量”。实践团成员由2022级学前教育2班王艺霏、4班李彦、5班薛松康及2022级护理3班曾禄同学组成。

南水北调工程是把中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中国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目的是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整个中线工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建设者们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库区及干渠沿线移民无私奉献,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完成。
实践团队长、教育与艺术系2022级学前教育专业的王艺霏同学讲到:“我本人就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千里长渠始于南阳,不仅是荣光,更是责任。大家都知道南水北调,但却对移民关注甚少。通过本次三下乡的研学参观我们深刻的了解到了为了南水北调工程,从1958年开始第一批移民,南阳淅川县共计16万居民为了祖国的安康离开家乡,这样的移民精神是中华民族大爱与大义的真实写照。”
通过对南阳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丹江口水库、丹江大观苑的实地考察、研学交流,实践队员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成就与其历史价值地位,使得大家对于南水北调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今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要立足实践,充分的发扬“创新求精、奉献担当”的南水北调精神打下基础。